「台灣高速鐵路專案管理經驗」講座


發佈日期:2008/10/20
  • 分享至:

由由澳門岩土工程協會聯合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土木及環境工程系、澳門工程師學會、澳門台灣大學校友會、澳門土木工程實驗室及澳門運輸及交通工程協會舉辦的“台灣高速鐵路專案管理經驗分享講座”於2008年10月20日在STDM演講廳舉行,由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高聰忠博士主講。

高聰忠博士1977於美國加洲柏克萊大學取得岩土工程系博士學位。在柏克萊大學擔任研究工程師一年後,繼而在三藩市Woodward-Clyde Consultants 任職五年,參與運輸工程相關之計劃,於1983年回到台灣亞新工程顧問公司擔任副總裁。高博士在台灣高速鐵路工程上的參與有著一段悠久的時間,從1989至1993年,他一直參與該工程有關岩土的初期和細部設計。1994年,他擔任台灣高速鐵路臨時委員會顧問,從1997年起,於這個工程建設期間,高博士是台灣高速鐵路公司成員,他分別擔任專案管理、車站和營建的副總裁,自從完成於台灣高速鐵路工程的工作後,高博士便在國立台灣大學任教系統整合專案管理和高速鐵路工程等學科。

台灣高速鐵路專案是世界首個私有化的高速鐵路項目同時亦是最大私營交通項目。這個項目為建設一條由台北通往高雄長達345公里的高速鐵路,且擁有35年興建及營運專營權。這個項目於1997年動工,於2007年初投入運作。這條高速鐵路為台灣西部走廊居民服務,達到台灣人口的94%,即高速鐵路通道服務人口達約2200萬人。這次講座回顧了這個項目由政府出資的公共建設工程,轉變為私營興建、營運及移轉(BOT)的工程項目之歷史演化,同時亦描述了該工程的營建管理以及由高速鐵路引發當地交通系統的一系列轉變。

是次講座共吸引了至少60名各界人士出席,於開放問時出席者反應熱烈且踴躍發問,而講者亦提出不少實用的回應,及對討論議題提供不同的觀點。

高博士指出,根據各國發展高速鐵路的經驗,高速鐵路建成後,若時速達300公里,則在300公里範內的飛機載客量會被取代90%,在600公里範圍內的飛機載客量會被取代75%。

現時中國大陸正全力發展高速鐵路,初期規劃為四縱四橫的路網,日後中國的高速鐵路網將接上歐洲的高速鐵路網,即中國的高速鐵路可直接開到倫敦,而香港只要蓋26公里的高速鐵路就可接上這個歐亞高速陸路運輸系統,是最化算的。

另外韓國也與中國商談,將其高速鐵路與中國連接,日本怕成為高速鐵路網外的孤島,準備花700億美元興建海底隧道連接韓國高速鐵路,以接入這個歐亞大路網,台灣亦有民間團體籌劃興建台灣海峽隧道,使台灣的高速鐵路與大陸的路網連接。

所以高博士鄭重指出,日後那一個城市無法連接上高速鐵路網,則會有被邊緣化的危險,所以長程來說,澳門亦應規劃高速鐵路與中國大陸的路網連接,以確保澳門在整個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地位。



 
瀏覽次數:586

回最頂